第一百三十二章 扩军招兵_覆清1796
F4小说 > 覆清1796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扩军招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三十二章 扩军招兵

  钟学国见状连忙出声打岔道:“诸位,咱们现在说得不好听点都是阶下囚,朝廷的安危,天下的安宁暂时都与我等无关了,如今到了这里,你们难道没发现朝廷在这里民心已经尽失了吗?所以与其讨论那些有的没的,还不如想想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正在这时,一行人恰好到了福来客栈前,这里也是他们当下的居所,赵秉渊抬头看了看后说道:“观礼了半天,想必大家都有些饿了,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可以。”冯光熊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后应了一声,抬脚便往客栈走去。

  进了客栈,不等店小二发问,冯光熊便开口道:“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就在冯光熊等人在讨论接下来该如何抉择时,黎汉明也带着一干将领开启了简短的军事会议。

  “趁着大家都回来了,那咱们就简短的来开一个军事会议。”等人都到齐后,黎汉明率先开口道:“接下来怎么会很忙,大家再想像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恐怕也不会太多了。”

  “这次出战,虽然收获颇丰,但是同样暴露的问题也不少,前些天我和第一师、第四师以及近卫师等的陶也、宁培忠等将领已经开了一个简短的战后总结了。”

  “战后总结的事咱们先放一放,趁着大家都在,咱们先说一说值得高兴的事。”说着,黎汉明向一旁的孙良谟点头示意了一下。

  顾德全如今在重庆那里忙着土地改革的事,所以原本属于顾德全的很多工作便都交给孙良谟代理了。

  孙良谟见状起身打开一个木制的文件夹后说道:“大帅及诸位同志们,此次出战,我军除光复平越州、重庆府、大定府、、叙永厅、昭通府以及镇雄州全部外,还光复了贵阳府、泸州府、叙州府三地半壁区域,此外,此战我军共缴获白银八百余万两、黄金五万六千余两,新粮八十余万石,陈粮一百余万石,至于其他的,都是旁枝末节,在这里也就不细说了。”

  白银黄金粮食主要是查抄各地官员官府及参与反抗的乡绅地主、商人以及旗人等所得,此外,就是红旗军劫掠了清军的饷银所得。

  其实这些还算是小头,真正的大头其实是地盘和土地,有了土地,红旗军便可以把土地分给百姓,这样一来,万一就算红旗军没有守住某地,清军占领了也只能默认,不然就会引起百姓的反抗,那时,就算红旗军在与不在,结果都一样。

  等孙良谟汇报完后,黎汉明才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有钱有粮了,接下来就该是扩军招兵的时候了。现在已光复的各地都在进行土改,只要稍加宣传,招兵并不是难事。”

  “今后随着战争扩大,几乎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让我们慢慢练兵,所以今后新兵训练的策略是采取以老带新、以战养战的方式,以一个师两万人为基,凡满一万五千人以上后,便从原编制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新的一个编制,以此类推。”

  “在分属的时候切记以老带新四个字,当一个战区的兵力满五个师后,则上报参谋部,有参谋部考察后来成立下一个编制。”

  现在的武器以及士兵的综合素质决定了黎汉明只能玩暴兵模式,在当下的对战中红旗军要么凭着绝对的优势兵力来压制清军,要么就凭着绝对的火器优势来应对。

  但在当下,火器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红旗军现有的火器又与清军的装备的火器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加上红旗军虽然经过了训练,但说到底也还是一群新兵蛋子而已。

  而如今的清军虽说相较清朝前期来说是有些颓废了,但是也还没到后期那种一战而溃的地步,两军战力上来说几乎不相上下,红旗军唯一比清军强的就是军心士气。

  所以,综合各方来说,黎汉明要想快速的推翻满清,结束国内的战争,除了暴兵流,暂时也别无他法。

  当然了,如今黎汉明也还不至于像前苏时期那样全村所有男人都得上战场、招个兵发条枪就送上战场的地步。

  目前来看,精兵策略只适用于局部战争,全面战争还是得用暴兵模式。

  说完了收获与扩军招兵的事宜后,黎汉明接着说道:“战争虽然是胜利了,但是暴露的问题同样不少,在其他军队来说或许无关紧要,但在红旗军,就必须得重视起来,南线的状况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你们北线的第二、第三师来说说你们的问题。”

  闫祖庚闻言和左春来对视一眼后率先说道:“启禀大帅,经此一战,属下发现,我军虽然训练有素,但除南线的实战经验欠缺等问题外,再有一点便是属下发现我军大顺风仗还行,但是一遇到大的反击,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最后一点便是因为差不多是全火器部队,所以对后勤的依赖太大,有时后勤跟不上,部队也不敢太冒进。”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后勤这块我已经在改革了,我的打算是,今后将士的个人用品及基础的武器配备由个人自行背负。”

  两身新旧的军装,一顶帽子,一个钢盔,两双鞋,一床薄被、两条袋子,一个袋子装干粮,另一个装弹药,当然还有绑腿跟腰带以及背包带,这是黎汉明根据后世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单兵装备来改革后配备的。

  作为第一次参加这种别开生面的军事会议的杨芳来说,这样的官场文化确实是闻所未闻。想想以前在清军,向来都是上级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说讨论了,单说就是插一句嘴,都可能会被记下打击之类的。

  中国人的官场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人一提到这个词就特别厌恶,但你要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那就很有意思了。

  政治体制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一个没用的东西,系统会把它“进化”掉,比如禅让制、分封制就消失了,但官场文化延续上千年,说明它自有用处。

  一个军队的战斗力,除了与军队所拥有的官兵人数、素质、武器等有关,还与他们背后的官场文化有着紧密关系。

  所谓官场文化,就是调节官员群体相互间、以及官员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成文规则体系与潜在规则体系的总和。

  其中的潜在规则体系大多数时候是在行政中为维护利益平衡,由各种政治派别在政治运作中逐步创制出来,是通过集体无意识形成的。

  不过,这点在当下的红旗军中还没有出现,将来也不会出现。红旗军主张的是官兵平等,军事民主讨论,鼓励士兵参与管理生活事务甚至是军事作战事务。

  问题讨论完后,黎汉明便开始布置起了任务:“诸位,我们这一战动静不小,必然会引来清军的注意,今后要想再像以前那样躲起来闷头发展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在清军全面攻来前,我们应该趁着这段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光复整个四川,那时只要我们及时关上了四川的各个大门,西南这片天便是我们说了算。”

  “所以,现在刚十月,给你们一个半月的时间扩军招兵训练,最迟冬月底,我要向四川各地发动全面的攻击,争取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给京师的满清老皇帝和小皇帝送上一份大礼。”

  满人入主北京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快速反应的军事指挥与反应体系。

  这是从前的历朝历代所望尘莫及的浩大工程,清朝的“六百里加紧”奏报驿递体系,已经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从而保证了中央王朝对全国各地的快速指挥与决策。

  以湘黔边苗疆来说,这里历来号称边远,明朝虽然在此建立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但是驿递还是相对落后。

  清朝却在此建立了快速通信系统,从苗疆发往北京的战报,四千多里路程,启用“六百里”加紧快递,只要七天即可到达。

  这在当时,差不多是最快的速度了,战争爆发时,位居北京的皇帝可以利用这条高速通信系统直接指挥前线军事。

  清朝皇帝对这个系统厚爱有加,也非常自信,也就频繁使用。

  在苗疆战争中,乾隆皇帝与军机处的大臣阿桂与和珅等人,对布置在苗疆的十数万大军频频发号施令。

  没有军机处的上谕,前线的将军常常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一不小心犯了错误,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前线军官的积极主动性。

  战场上瞬息万变,前线指挥员却没有最终指挥权。

  一旦投入战斗,无论这个系统反应多么灵敏迅速,都是赶不上战场上的变化形势的。

  过分强调最高决策机构的指挥权,影响了战斗在第一线官兵的主动性。

  身处前线的将军们,常常为等皇帝的新指示而贻误了大量战机。

  对快速作战反应系统的自信,只是从技术上来说。从战争指挥权来说,这也反映了满人官场文化中,已经将皇帝在行政上的至上正确性转移到军事上,即认为皇帝及其智囊团具有绝对正确性。

  比如,到底是采用“剿”还是采用“抚”,最高指挥者是摇摆不定的。就乾隆及其智囊给福康安下达的指示来说,就发生过多次反复。

  前线将军们也就常常摇摆不定,不知如何措置,这就是清朝在指挥系统设计上的缺陷。

  整个战争的统一指挥权都集中到北京皇宫的军机处,战场上不同省的军队之间只有一种柔性的“节制”权,北京鞭长莫及,来回半个多月的信件指挥,再加上调集军队,后勤补给等等一系列准备下来,至少得三五个月的时间,这就会错过了无数战机。

  而这正是红旗军的机会,加上西南各地叛军不止他们这一支,而刚好红旗军有处于被其他叛军变相“保护”起来的位置,这就给了黎汉明快速攻下四川的机会。

  当然,分析出了清军的缺陷,黎汉明思来想去后决定逐步改变这一点,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是黎汉明一直在自我强调的。

  他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比古人们多了一些见识和后世经验外,其他的可能还不如他们。

  按照后世的经验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没问题,因为这只牵涉到理论以及初步的实际知识,真正上了战场,以黎汉明现在的能力,确实还不足以应对。

  如今黎汉明也还是处于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下的战事也还不是很大,就算出了问题也还在可控范围内。

  “所以接下来除了第三师还是按计划渡江泸州、叙州外,第一师在大定等地招兵扩军后立即开赴云南巧家厅,你们的任务是由宁远府北上向成都进攻。”

  得到黎汉明的命令,宁培忠连忙起身应道:“是,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黎汉明点了点头后便对陶也说道:“第四师在平越、石阡。思南等地扩军招兵后屯兵思南,负责东线对在平陇等地平乱的清军的防守。”

  “是!”陶也闻言连忙起身应道。

  陶也也知道,平陇那里至少还有五六万的清军大军,而苗疆的叛乱也快平定了,到时清军大军必然西进,他的任务也不轻。

  “至于南线。”黎汉明见陶也明白了自己的心思后便继续安排道:“南线新成立独立一师,师长由余茂林担任,负责平越到贵阳一线对南笼兵马的防备。”

  余茂林正在专心的用炭笔记着此次的军议内容呢,听到黎汉明提及自己,先是一愣,随即顿时一喜,连忙起身应道:“多谢大帅,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虽然与王阿从结盟了,但如今王阿从尚且还没有完全掌控南笼兵马,黎汉明可对他们没那么放心,所以必要的防备还是得有。

  “此外,战场形势多变,你们也不必事事都汇报,除特大事情外,我给你们临机专断之权,必要时可择机自定。”

  说着,黎汉明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发现天快黑了后便挥了挥手说道:“今天就先这样,杨芳留下,其他人自行回去准备吧!”

  “是!”众人起身应了一声后,便纷纷离开了。

  等他们都走后,黎汉明才看着杨芳笑了笑问道:“杨将军有什么打算?”

  “但凭大帅安排!”杨芳连忙起身回道。

  黎汉明见状笑着伸手虚压了压后说道:“坐,这样吧,你的部下已经编入了第一师,不过我正准备组建一支骑兵,这支骑兵目前兵马也不多,也就三千余骑,刚好够组建一个骑兵团,我想把这个骑兵团交给你来训练,你意下如何?”

  “多谢大帅,属下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杨芳闻言连忙起身郑重的应道。

  杨芳原本也就只是一个守备而已,实际所统兵马也不过一千余人,这还是在战时。

  来到这里以后杨芳也了解了这里的兵制,原本他以为能去某师当个营长就不错了,万万没想到黎汉明会把骑兵团这个重要的部队给自己。

  黎汉明见状点了点头后说道:“骑兵的训练除了常见的基础训练,还得增加马上开枪以及马上投弹等火器的训练,具体的方法你自己得下去琢磨琢磨。”

  “是,请大帅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杨芳闻言学着他人的样子敬了一个礼后回道。

  想了想黎汉明最后说了一句:“不瞒你说,杨遇春还没死,不过为了他家人的安危,现在还不能公开,我已经向外宣传他已经战死了。”

  杨遇春在王清任的全力救治下索性算是活了下来,不过因为伤势太重,至今还昏迷不醒。

  因为杨遇春对杨芳有恩,黎汉明告诉他不过是了了对方心中的心结而已。

  果然,听到黎汉明说的话后,杨芳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拱手谢道:“多谢大帅!末将能有今日,全靠杨将军提携,所以.......”

  没等杨芳说完,黎汉明便笑着抬手打断道:“杨将军不必多说,你的大义我明白,所以才告知与你杨遇春的消息,不过我倒是期待将来二杨驰骋沙场的场面。”

  正在这时,刘阿蛮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见到杨芳再次,刚准备开口又闭了回去。

  黎汉明见状笑了笑,摆了摆手道:“无妨,杨将军也不是外人,说吧,什么事?”

  刘阿蛮闻言这才回道:“回大帅,冯光熊、赵秉渊他们在客栈吵起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4sf.com。F4小说手机版:https://m.f4sf.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